石趣盎然翰墨香访书法家姚龙华先生

石趣盎然翰墨香

——访书法家姚龙华先生

文图/陈书华

今年初夏的一天,从冷水江市参加一个文化活动返回娄底途中,同行书家谭孝斌先生说,我们顺路到一个书法朋友的工作室看看如何?

我说行。他便打了电话过去。

朋友的工作室在娄星北路一栋商住楼的二楼,很宽敞,大约有百十个平方,中间架着一张很大的创作台,上面铺着毛毡,备有文房四宝,还有一些待装裱的字画和书刊、印章之类。墙壁上挂满了书法作品。

朋友姓姚,名龙华,此前,我俩并不认识,但名字却不陌生。

许是他也知我好涂两笔,刚落座,便让我写字。都是同道,不兴客套,就写了幅隶书横披:金石可镂。谭先生接着也写了一幅曹操的《观沧海》。

我说没带印。姚先生说,给你刻一套得了,就放在我这儿,下次你来写字就不用带印章了。

他拿出一方6、7厘米见方的印坯递给我:还给你刻一个大的,用这方石可好?

我双手接过,感觉此石润泽、细腻、大气,心生喜欢;且一片盛情却之不恭,便应了他的好意。

见我盯着靠窗边书架上的石头饶有兴趣,姚先生说,我带你们去楼下看看,那里有一些我这几年来弄的藏石。

于是我们来到副一楼。两间大房子,一间为字画装裱室,室内有装裱机,堆满了滚筒宣纸和数十块字画镜屏。

谭先生热情地向我介绍:姚老师的书法作品获过很多奖,刊印过书法作品集,在涟钢举办过个人书展......

我生性木讷,交际不广,闻言,甚觉自己闭目塞听。

瞻其书作,姚先生五体皆备,篆书尤佳,其字重传统,遵法度,结体中正、挺拔,线条苍劲、老辣,且富变化。

另一间房子的博古架上和中间台案上摆满了很多奇石:有方有圆、有大有小;有单色、混合色;有细腻、光滑者,质地纯净者,粗犷松软者......琳琅满目。

姚先生手持一支小电筒,照照这块又照照那块,给我们讲述产地、石种、形态、命名等,如数家珍,娓娓道来......

王彪摄影

最为吸引人的还是其所藏的那些象形石、图案石,在圆润光滑的石头上,有的俨然一幅国画,有的似古今人物肖像,有的像飞禽走兽,有的如高山流水……真可谓“天工何须斧凿就,美在一石艺无双”。

大自然之鬼斧神工真是神奇!

在几方造型奇特的珍品前,我凝视良久,一番抚摩,竟有与山水对话,与岁月交流之感,愈发觉出这石头的可爱来。

忽地,想起了北宋书画大家米芾。“闻石下拜”的米芾以“海岳庵研山”与苏仲容换得一处宅园,留下了“一石换一宅”的典故。

这石头委实值钱得很哩。也难怪,奇石集天地之精华,含天地之大德,藏天地之大道,藏石者与之亲近、“手谈”,是可开悟益智,净化心灵,陶冶情操的。

其实,玩石的真谛在于“观山忘世俗,赏石见诗情”,而决非刻意追求它不菲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。否则,苏仲容断不会以一宅换一石,米芾更不会后悔痛失爱砚而长叹:“砚山不复见,哦诗徒叹息。唯有玉蟾蜍,向余频泪滴。”

一旁的吴忠兄说,姚老师是个十足的老顽童,经常与一些玩石好友东西南北到处寻找奇石,又善施之造化,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毛石,经他一番清洗、打磨、修饰,便活色生香......

有道是玩石无行家,奇石贵在寻觅、发现。看来,姚先生玩石,追求的是对自然之美的发现,是那份“寻石山野荒郊河谷之中”的快活。

况乎,书法艺术是需要字外功夫来滋养的。如此,便不难理解他的玩石情怀了。

除了书法、玩石,姚老师的篆刻也是了得。谭先生的语气里满含赞赏。

读其印痕,仔细品味,此言不虚。

姚先生早已过了花甲之年,玩石、玩书法、玩篆刻,却仍坚持不懈,乐此不疲,真乃好一位颇有情趣的书家!

拜访姚先生后不久,我拿到了他精心为我刻制的斋名印,大气、厚重,精美。

端详、把玩间,我在想:生活中,像姚先生那样常怀一颗童心、坚守一份淡泊,矢志一种追求,悠然而自得,挺好!

人物简介

姚龙华,现年64岁,娄底涟源人,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,北京市潮白书画院特聘书法家,娄底湘中书画艺术院副院长,涟钢老年书画协会副主席。

(本文作者系中国煤矿文联委员、作家、书法家协会理事,中国诗词协会会员,娄底书法研究会副会长)

编辑:郭琴

责编:车帜

陈书华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
白癜风症状图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engshuijiangzx.com/lsjsms/3798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